脱硫废水零排放实现路径解析

来源:废水回收处理时间:2025-07-01

  在水处理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燃煤电厂多数废水已可实现阶梯利用,但脱硫废水作为电厂终端废水,因具有悬浮物高、含盐量高、硬度高、腐蚀性强等特性,直接回用难度较大。基于环保要求与经济效益考量,通过深度处理技术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成为废水处理的必然发展方向。

  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体系涵盖预处理、浓缩减量及固化处理等环节。当前国内多数火电厂的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采用传统加药絮凝沉淀工艺,但整体投运率偏低。经该工艺处理后,脱硫废水中SS和COD浓度仍较高,且无法去除 Cl-,而高浓度Cl-的存在导致废水难以回收利用。其水质特点具体表现为:一是水中硬度离子易引发处理设备结垢污堵,Cl-则会对设备和管道造成严重腐蚀;二是水质成分复杂,镉、汞、硫化物、氟化物等污染物超标问题突出;三是受燃煤品种、脱硫工艺、吸收剂等多重因素影响,水质波动较大。

  目前我国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尚处于广泛研究与初步应用探索阶段,现有技术普遍存在投资成本高、运行费用大的问题。如何对现有工艺进行组合优化,以实现低成本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将成为未来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

  脱硫废水零排放并非简单的完全无排放,而是通过系统的技术组合与工艺优化,实现废水的近零排放处理,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从水质特性出发,整合预处理、浓缩与固化等技术环节,在解决污染问题的同时,探索经济可行的处理路径。

友情链接:

MBR膜 垃圾渗滤液应急处理 中水回用 色谱柱 蒸汽回收机 弥散制氧机 友情链接平台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电动水质采样器 拔丝机 亚马逊分类目录